
中秋佳节,明月高悬,这是一个象征着团圆的美好节日。随着中秋的临近,天气逐渐转凉,早晚温差加大。按照老话,秋天属“金”,气候干燥容易伤肺,此时人们在饮食上需要格外留意。而且,中秋期间亲友聚餐频繁,面对满桌佳肴,切不可暴饮暴食。如今人们并不缺乏营养,过度进补反而容易导致肥胖,所以不妨选择一些既应景又养生的菜肴,既能享受美食,又能呵护健康。
清蒸鲈鱼:鲜嫩滋补,避开秋膘
清蒸鲈鱼是中秋家宴的经典之选,不仅有着“年年有余”的美好寓意,还十分契合秋季养生的需求。秋天天气干燥,人们需要食用滋润且不增加肠胃负担的食材。鲈鱼肉质细嫩,没有乱刺,清蒸的做法能够最大程度地锁住鲜汁,吃起来清爽不腻,还不会额外增加脂肪,有效避免了秋膘问题。此外,鲈鱼富含优质蛋白质,且容易被人体吸收,老人和小孩都能轻松咀嚼。在干燥的秋天食用,既能补充营养,又能减轻肠胃负担,可谓鲜味、福气和健康兼得。
食材准备:鲈鱼、葱姜、食用盐。
灵魂汁:葱、姜、香菜、洋葱、清水、蒸鱼豉油、白砂糖。
做法步骤:先将鲈鱼处理干净,在边缘处打上花刀;接着在清水中放入葱姜和一勺盐,把鱼放进去浸泡10分钟,这样能让鲈鱼肉更加洁白紧实;然后热油,放入葱姜、香菜、洋葱丝炒出香味,加入少许清水、一勺蒸鱼豉油和少许白糖提鲜,煮开后关火备用;水开后将鲈鱼放入蒸锅中蒸8分钟,倒出蒸鱼的水分;最后放上蒸鱼三丝,泼热油炝香,淋上煮好的白灼汁即可。
家庭版香辣蟹:膏黄满溢,营养美味
中秋吃螃蟹是历史悠久的习俗,俗话说“西风一响,蟹脚就痒”,中秋时节的螃蟹最为肥美,满肚子都是黄儿和膏,吃起来十分过瘾。螃蟹不仅味道鲜美,营养也十分丰富,其蛋白质含量比猪肉、鱼肉高出好几倍,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,吃起来既能解馋又能滋补身体,是中秋家宴上老少皆宜的佳肴。
食材准备:鲜活大闸蟹3 – 4只、生姜1块(切丝)、大蒜5 – 6瓣(切片)、小葱2根(切段)、青红椒各1个(切块)、生粉2勺、食用油、蚝油1勺、生抽1勺、老抽少许。
做法步骤:把大闸蟹对半切开,沾上生粉,准备好蒜瓣、姜丝和葱段;热油后,将大闸蟹生粉的一面朝锅,煎至金黄色;另起锅,热油后倒入蒜瓣、姜丝爆炒出香味;把煎好的大闸蟹倒入锅中,加入一勺蚝油、一勺生抽、少许老抽调味,最后放入葱段翻炒均匀;继续加入青红椒翻炒入味即可。
桂花酒酿小圆子:暖胃助消化,甜蜜团圆
八月中秋,桂花盛开,满院飘香,老辈人认为桂花象征着和气吉祥。中秋家宴上,当吃得有些撑时,来一碗桂花酒酿小圆子作为甜品,能让这顿团圆饭更加圆满。小圆子煮得胖乎乎、糯叽叽的,裹着酒酿的清甜,再撒上新鲜桂花,香气四溢,口感温暖。天气转凉时喝上一口,浑身都舒坦,酒酿有助于消化,桂花还有清润的作用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,暖意融融,这份甜蜜也融入了每个人的心意之中。
食材准备:酒酿、桂花、糯米粉、红枣、枸杞。
做法步骤:将糯米粉加温水,揉成光滑面团,再搓成小圆子;水烧开后,放入小圆子,煮到浮起来后捞出,过遍凉水备用;红枣加水煮至沸腾,倒入小圆子和酒酿,再次煮开;最后盛到碗里,撒上桂花即可。
中秋禁忌需牢记
在享受中秋团圆时光的同时,有两件事需要特别注意。一是避免赠送寓意不佳的物品,像梨(谐音“离”)、雨伞(谐音“散”)、鞋(谐音“邪”)等,这些物品容易引发不好的联想,与中秋喜庆、温馨的节日氛围不符。二是中秋是阖家团聚的日子,其意义在于团圆、和谐与幸福。如果在这一天发生争吵,无疑会破坏温馨和谐的氛围,让节日失去应有的意义,严重影响家庭和睦。
中秋佳节,让我们牢记禁忌,品尝美味佳肴,在团圆的氛围中度过一个健康、快乐的节日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