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北方坐月子与小麦的养生智慧
奶奶回忆起,年轻时远嫁北方的姐妹坐月子,去看望她时,南方人不理解为何坐月子饭里没有大米,天天不是馒头就是小米粥。后来才知道,北方人坐月子不吃大米,因为大米性寒,一般吃小麦、小米等温性主食。
小麦冬种春发,生长在旱地,吸收了天地至阳之精华,不像水稻泡在水里。麦子在干燥的环境中生长,阳气很足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小麦禀火谷之精,蒸腾为阳”,脾胃虚寒、消化差,怎么补都补不进的人,可以多吃馒头补阳。阳气足了,脾胃自然强壮;阳气弱,新陈代谢差,吃啥都容易腹胀。
馒头被称为“纯阳之物”,尤其是传统的老面味馒头。通过蒸制能激发小麦的阳气,蒸出来的食物更蓄热、暖胃、补阳,中医讲“蒸者温也”。而且馒头经过酵母发酵,让小麦变得更温和,面粉里的糖分分解,馒头变得松软多孔,更容易被消化,减轻脾胃负担,健脾养胃,真正做到补而不燥。
无烤箱家庭版蒸面包做法
今天就用类似做面包的方法,用老面发酵味的酵母,做一道既有面包拉丝口感,又有传统老面味的面包,蓬松暄软,是那种吃过就难忘的老面味。而且做法简单,不用烤箱,上锅一蒸,少油健康不上火。
食谱信息
【食谱名称】家庭版蒸面包
【材料列表】中筋面粉350克、鸡蛋1颗、酵母3克、奶粉10克、白糖15克、温牛奶220毫升、黄油15克
制作步骤
- 准备面团:拿出和面盆,放入350克中筋面粉、3克酵母、15克白糖和一个土鸡蛋,将220毫升温牛奶倒在酵母处化开,搅拌至面絮状。搅拌成絮状后加入1 – 1.5克盐,给面增加一点韧性。下手把面絮揉成面团,刚开始面团较粘手,揉一会儿就不那么粘了。把面团移到案板上按压开,加入15克黄油(没有黄油可用20克玉米油代替),用拖拉搓揉的方式把黄油揉进面团里。继续揉面,直到面团柔软、不粘手即可,不用揉到出手套膜,省时省力。
- 发酵:把揉好的面团放回和面盆里,盖上盖子,让其发酵至出现蜂窝状。
- 排气和分割:发酵好的面团拿出来,搓揉排气,排气后面团会回到发酵前的大小,但变得特别光滑。把它搓成长条状,然后切分成大小均等的八个面剂。每一份面剂由外向里叠加,多叠加几次,揉成圆形的面剂子,这样蒸出来的面包表面会像奶油肌一样光滑。
- 二次发酵:准备一个模具,铺上油纸或刷一层油,没有模具可以用小盆子。把揉好的面团放到模具里,然后放到温水锅中,盖上盖子,醒发至2倍大。
- 蒸制:生坯醒发至2倍大后,盖上盖子,大火蒸,水开后再蒸25分钟。时间到后,先关火,不要急着打开盖子,焖5分钟,就可以出锅享用。
小贴士
- 做蒸面包最好用中筋面粉,既能保持面包的蓬松感,又不会过于硬实。
- 揉面过程中,黄油(或玉米油)能增加面团的柔韧性,使面包更加松软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