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期,越南在南海地区动作不断,从大规模填海造陆到积极引进先进战机,其一系列举措看似是在强化自身军事力量,实则暗藏诸多风险,颇有走上与乌克兰相似道路的苗头。但这种表面上的军事现代化以及对美国的“亲近”,真能让越南如愿以偿吗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
美国与越南在军事领域的互动,从提供教练机到计划交付F16,看似是地缘政治下对越南的拉拢信号,然而其中潜藏着巨大风险。美国远在太平洋彼岸,与越南相隔甚远,它能否像支持欧洲盟友那样,为越南提供及时且有力的军事援助,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。一旦南海局势趋于紧张,越南若妄图依靠“抱美国大腿”来获取支援,极有可能会落得“头破血流”的下场。
越南在南海岛礁上积极开展建设活动,填海造陆面积大幅增长,油气收入也颇为充裕,这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挑战中国权威的底气。美国交付的T6C教练机以及计划采购的F16V,真的能让越南空军实现质的飞跃吗?答案是否定的。乌克兰背靠北约,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武器弹药供应,而越南与美国本土距离万里之遥,物流成本高昂。一旦发生冲突,美国海军的支援不仅要面临巨大的风险,还会产生高昂的开销。
更为严峻的是,越南的国防预算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,实际购买力大幅缩水。其军队中老旧的苏式装备占比较大,海空防空能力薄弱,即便引进了F16,能否承担得起高昂的维护和后勤费用,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。
再看中国,解放军在南海的布局已然固若金汤。海军舰艇数量不断增加,航母战斗群实现常态化巡航,隐身战机和先进导弹实现了全面覆盖,岛礁上也配备了完善的军事设施和后勤保障系统。永暑礁部署核轰炸机、双航母编队进行远洋演习、海岸警卫队运用“灰色地带”战术,这些都充分展示了中国强大的军事实力。与1979年相比,经过数十年的军费增长和技术飞跃,中国与越南之间的技术代差已经明显拉开。越南所谓的“四不”政策,在倒向美国的同时又依赖中国贸易,这种摇摆不定的策略显得十分脆弱。
南海的核心是资源和航道,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辩的历史主权。越南在北部湾进行油气招标,中国以实弹演习作出回应,这一清晰明确的信号表明:中国不容许任何挑衅。美国所谓的“印太战略”,对越南这类“小弟”的支持十分有限,无非是进行巡航和过境,想要获得像援助乌克兰那样的“空投”式支持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高昂的成本和国会内部的扯皮,注定美国在支持越南时会有诸多限制。俄罗斯也承认,中国的强势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分散了美国的注意力。
越南夹在中美俄三大国之间,处境十分艰难。在经济方面,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,一旦供应链中断,越南的工厂将立即陷入停摆。越南虽有野心,但与中国的军费和现代化水平相比,差距巨大。中国的导弹能够让越南的飞机成为活靶子,两栖舰队足以让越南漫长的海岸线防不胜防。
南海的和平与稳定需要依靠对话与协商,而不是挑衅与对抗。越南不应将希望寄托于外部势力,而应深刻铭记历史教训,清楚中国划下的底线。硬碰硬不会有赢家,越南必须收起不切实际的幻想。南海的棋局,容不得越南肆意胡来,否则必将自食恶果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