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逃离喧嚣,奔赴草原之约
七月,山城的酷热如同一团无形的迷雾,将人紧紧包裹。潮湿的热浪夹杂着城市的喧嚣,让人喘不过气来。我坐在办公室的窗边,目光呆滞地盯着电脑屏幕右下角不断跳动的数字——17:58。空调的嗡嗡声在耳边回荡,却无法驱散我内心的烦闷。
就在这时,手机突然震动起来,是老友陈默发来的消息:“走不走?明天去云阳岐山草原,再不去,草都黄了。”我愣了一下,手指悬在键盘上,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前年在朋友圈看到的照片:那无边无际的绿毯,一直延伸到天际,微风拂过,草尖如海浪般翻涌,几顶彩色帐篷点缀其中,宛如童话里的小屋。那时,我只把这当作普通的风景照,可如今,这简短的一句话却如同一把钥匙,打开了我内心深处对自由的渴望。
“走。”我毫不犹豫地回复道。那一刻,仿佛有一股清风从遥远的地方吹来,轻轻地拂开了我心中积压已久的沉闷。
抵达草原,邂逅绿色梦境
清晨六点,我们驾驶着汽车驶出主城。高速公路如同一条丝带,蜿蜒地缠绕在山峦之间。窗外的城市轮廓渐渐模糊,取而代之的是层叠的青山和薄雾缭绕的峡谷。陈默一边开车,一边哼着老歌,神情放松得就像一个少年。
“你说,城里人天天追效率,到底在忙什么?”他忽然开口问道。
我望着窗外飞逝的绿意,轻声回答:“大概是在逃避安静吧。一静下来,就容易想起那些没完成的事,没说出口的话。”
他笑了笑,没有接话,但车速似乎慢了下来。
三个小时后,我们终于抵达了岐山草原。车子刚一停稳,我便迫不及待地推门下车,一股混合着青草与泥土芬芳的气息扑面而来,那清新的味道瞬间让我神清气爽。眼前豁然开朗,整片草原就像一块巨大的翡翠,镶嵌在群山之间。阳光洒在草原上,泛起粼粼的绿光。远处,牛羊成群结队,清脆的铃铛声随风飘荡,宛如一首美妙的梦境之曲。
“像不像《魔戒》里的洛汗平原?”陈默张开双臂,深深地吸了一口气。
我点点头,感觉心口那块久未松动的石头,竟悄然裂开了一道缝隙。
同行草原,感悟生活真谛
我们在一处缓坡上扎营。搭帐篷的时候,陈默笨手笨脚地把绳子系成了死结,我忍不住笑出声来。他佯装生气地说:“你行你来!”可自己也跟着笑了起来。
午后,我们沿着小径向山顶走去。途中,我们遇见一对年轻情侣在拍照。女孩踮起脚尖,想要摘一朵野花,男孩笑着阻止她:“别摘,让它留在这里,别人也能看见美。”那一刻,我心头一颤,原来温柔并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,而是对一片草叶的尊重。
走到半山腰时,天空忽然阴沉下来。风卷着云快速移动,远处的雷声隐隐传来。我们加快脚步,刚奔回到营地,雨便倾盆而下。雨水敲打着帐篷顶,就像无数细小的手指在弹奏着美妙的乐章。我们蜷缩在防潮垫上,吃着干粮,聊起了大学时光。
“记得那次逃课去江边看日落吗?”陈默问道。
“记得。你说人生不该只有绩点和简历。”我望着帐篷顶,声音轻了下来,“后来我们都忘了。”
雨声渐渐停歇,云层裂开一道缝,夕阳的余晖斜照进来,将湿漉漉的草地染成了金色。我走出帐篷,深深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,感觉心也仿佛被这清新的空气冲刷了一遍。
归途沉淀,绿意融入心间
返程的路上,车窗外的风景依旧壮丽,但我已不再只是单纯地“看”。那一片起伏的绿色草原,那一阵穿林而过的微风,那一声悠远的牧笛,都悄然地沉淀进了我的心底。
陈默打破了沉默:“下次还来吗?”
我望着远方连绵的山脊,嘴角扬起一抹微笑:“当然。不过下次,我想带我妈来。她总说没时间看风景,可人这一辈子,哪有比活着更值得赶的路呢?”
他侧头看了我一眼,眼神里透露出一种了然的暖意。
仙踪在心,绿意永不缺席
回到城市,生活依旧忙碌而充实。但每当我在地铁站抬头望见那灰蒙蒙的天空,总会想起那天傍晚的草原——阳光穿透云层,照亮了整片绿野,仿佛大自然在轻声低语:美一直都在,只是我们走得太快,忘了停下来欣赏。
重庆云阳岐山草原,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坐标上的名字。它是夏日里一场温柔的出逃,是灵魂深处一次无声的苏醒。在那里,我找回了久违的宁静,也重新听见了内心深处的声音。
原来,所谓“绿野仙踪”,并非是虚构的童话世界。它藏在那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里,藏在那老友的一句呼唤中,藏在你愿意为一片草、一缕风驻足的瞬间。
只要我们的心还向往着那片绿意,仙踪就从未远离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