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当今社会,脂肪肝已成为困扰许多人的健康问题,不少人年纪轻轻就患上了脂肪肝。网上关于脂肪肝患者饮食的疑问层出不穷,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便是:控制脂肪肝,究竟是要少吃主食,还是少吃肉?
主食与肉对脂肪肝的不同影响
一般而言,当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增加时,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更容易上升。不过,这种上升并非不可逆转,通过增加运动量就能够得到改善。像挑夫、纤夫、建筑工人这类人群,他们虽然主食摄入较多,但体力活动量极大,通常不会出现高血脂、脂肪肝等问题,他们往往肌肉充实、身材精干。
相反,脂肪摄入增加会使血液里的游离脂肪酸上升,进而加强胰岛素抵抗,导致平均血糖水平更容易升高。如果大量吃肉,除非是那种特别瘦特别柴的肉,否则必然会带来更多脂肪,这不利于控制血糖水平,从长远来看,也不利于减肥。
然而,肝脏中脂肪的合成主要并非来自碳水化合物。2024年《科学》杂志发表的一项代谢研究发现,肝脏中的脂肪合成,碳源主要来自于氨基酸。肝脏细胞最喜欢利用的能源就是氨基酸,动物实验表明,按同样数量对比,肝脏用氨基酸合成脂肪的效果是用葡萄糖合成脂肪的6倍。
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多时,会促进肝糖原的合成,同时抑制肝脏的脂肪合成。而脂肪肝患者往往会出现胰岛素抵抗的情况,此时肝糖原合成减少,不仅容易出现高血糖,还会有强烈的饥饿感。
研究者还发现,给有脂肪肝的实验动物喂食低蛋白质膳食,它们的脂肪肝会明显改善,体重降低,炎症反应也会下降。这说明蛋白质摄入过多,超过人体需求时,多余的氨基酸反而可能更促进肝脏脂肪合成。
给脂肪肝患者的生活建议
由于遗传背景存在差异,脂肪肝发生的早晚以及最终的结果在不同个体之间有所不同。但长期能量过剩是导致脂肪肝的根本原因,基于此,脂肪肝患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。
主食选择与食用方式
主食还是要吃的,但不能毫无节制地吃白米、白面以及面包、点心等精制主食。可以用燕麦、莜面、糙米(包括红米、黑米等)、小米、高粱米、青稞、大麦、红小豆、绿豆、芸豆、鹰嘴豆等食材替代一部分精白主食。也可以用没有油的蒸红薯、蒸土豆、蒸山药等替代一部分米饭、馒头。同时,主食里不要添加油、盐、糖,像油条、油饼、烧饼之类建议不吃或少吃,甜食、甜点也算在主食份额里,日常也应避免食用。
肉类摄入控制
要减少原本就已经过多的肉类摄入。好吃的肉大多含有大量脂肪,可以用去皮鸡肉和清蒸鱼替代一部分猪肉、牛肉、羊肉。因为过多的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,会通过脱氨基途径转化为糖和脂肪,新研究证实,在肝脏中,氨基酸促进脂肪合成的效率很高。
蔬菜与饮酒
多吃蔬菜是个好习惯,最好餐前先吃一小碗菜,并且要采用少油烹调的方式。如果菜里油太多,可以用热水涮涮油。另外,尽量不喝酒,如果有喝甜饮的习惯,务必戒掉。
生活习惯养成
在日常生活中,要养成良好的习惯。有空闲时间可以进行运动,能走动就不坐着,走路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运动方式。同时,还需要减轻精神压力,避免熬夜。
需要注意的是,单纯性脂肪肝是可逆的。但即使经过半年的努力,让肝脏脂肪回到了正常范围,一旦停止努力,回到过去懒惰的生活习惯,脂肪还会再次出现。所以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