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风活动呈 “扎堆” 态势,生成登陆数均超常年

9 月 28 日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披露,截至 9 月 27 日,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已生成 6 个台风,较常年同期偏多 1.3 个;其中 3 个登陆我国,较常年偏多 1.4 个,台风活跃程度显著高于同期。这股台风活跃期始于 9 月上中旬,第 16 号 “塔巴”、17 号 “米娜” 先后以强热带风暴级登陆广东沿海,而 18 号 “桦加沙” 则在 9 月 24 日至 25 日接连登陆粤桂两地,开启了华南地区的台风 “密集影响模式”。

强台风致极端天气,多地破纪录

国家气象中心数据显示,第 18 号台风 “桦加沙” 堪称 9 月 “风王”—— 其直径超 1000 公里,在粤桂近岸长时间滞留,引发持续性极端风雨。9 月 23 日至 25 日,广东江门川岛镇等岛礁出现 17 级以上阵风,深圳、珠海等 11 个国家级观测站刷新 9 月阵风纪录,其中 4 个站点突破历史极值。此次台风造成广东 5.63 万户用户停电、3900 余个通信基站中断,500 多处水利工程受损,多地启动应急抢险与复工复产工作。

紧随其后的第 20 号台风 “博罗依” 于 9 月 28 日 11 时抵达三亚以南 165 公里海域,中心风力达 12 级,当日下午掠过海南岛以南海面后,于夜间以台风级登陆越南中北部。受其影响,海南全岛出现暴雨到大暴雨,局地降雨量突破 300 毫米,南海北部海域阵风达 16 级,三亚等沿海城市启动暴雨红色预警,航班延误取消频发。

台风偏多成因:海温与副高 “联手造势”

气象专家解析,9 月台风扎堆源于多重气候条件叠加:拉尼娜背景下西北太平洋暖池海温偏高,为台风提供充足能量;副热带高压偏北偏西,形成稳定引导气流,促使台风西行登陆华南;同时低风切变环境利于台风维持强度,热带扰动频繁催生新台风。值得注意的是,秋台风强度通常更强,9 月至 10 月达到台风级以上强度的比例超 60%,且路径偏南,对粤琼桂影响更为集中。

双节返程遇台风,华南需防叠加风险

国庆中秋假期的台风威胁仍在持续。中国气象局提示,10 月 5 日至 6 日,第 21 号台风 “麦德姆” 将影响华南南部,其生成后可能在南海爆发增强,巅峰强度或达超强台风级。此次台风恰逢返程高峰,且华南经 “博罗依” 影响后土壤已饱和,易引发城乡内涝、山洪等次生灾害,琼州海峡航运及广湛高铁等交通线路面临中断风险。

气象部门已发布防御提示:涉海旅游需提前确认退改政策,自驾避开湛江等低洼路段;山区景区应暂停开放,重点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。公众需密切关注台风短临预报,防范风雨叠加带来的安全风险。
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